发展人力资源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。
早在2007年,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提出“人力资源强国”目标,将人力资源视作第一资源,认为其是促进社会发展、增强国家竞争力,实现强国的重要因素。
窥一斑而知全豹,经过调研,并结合上榜企业来看,2020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:
01较之北方市场,南方市场更活跃
“2020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”机构总部主要分布在上海、北京、苏州、广州和深圳。其中,上海占比高达44%。
“2020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”总部所在地
无论从规模、服务体系还是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来看,上海无疑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快速发展的沃土。
上海人社局消息,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近5年来保持稳步增长,年均增长率约14.7%,集聚了一大批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为上海聚才引才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,促进了上海市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开发,营造了开放的人才流动环境,为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了条件,有力地促进了上海人才高地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,是上海的支柱产业,为上海的整体经济带来生机和活力。
灵活用工发展迅猛
从榜单可以看出,上榜机构主营业务排名前三的是HRO/灵活用工、HCM/HR SaaS和招聘,分别占比45%、14%和10%。其中,HRO/灵活用工占比最高。
“2020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”主营业务分布
随着国内经济环境变化,灵活用工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作降本增效、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方式。
据《2017-2022年中国劳务派遣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数据显示,目前,灵活用工已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体量最大的细分行业,从灵活用工占总就业份额来看,“灵活用工”模式在国外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,发达国家年均达到25%,尤其是波兰、西班牙、荷兰、意大利达到30%以上。
而中国的灵活用工占比仅为9%,也就是说,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。
据调查,2012-2017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%。随着灵活用工产业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,预计2018-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%,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达到1660亿元。
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原有的各细分领域格局正被打破,上榜机构表明,灵活用工在中国的新一轮发展,已经到来。
服务机构以民营企业为主
本次上榜机构中,民营企业占据“半壁江山”,国有企业和外资/合资企业分别占比11%、11%。
“2020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”企业性质
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速,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呈现出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三类主体竞争发展的格局。据国家人社部消息,截至2016年底,全国2.67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,民营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占70.6%。由此可见,这三类市场主体中,民营企业异军突起,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主体力量。
发展不平衡,断层严重
值得探讨的是,从年度营收来看,入榜的100强机构发展不均,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。调研数据显示,2019年度营收在千亿以上的机构仅3家;年度营收为百亿的机构4家;年度营收在20亿-50亿的机构,有21家;一半机构的年度营收在2亿以下,其中,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。
“2020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”年度营收
有意思的是,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,民营企业占比70%以上,其营收能力却被国有企业和外资/合资企业远远甩在后面。也就是说,30%的国有、外资/合资企业的营收高于70%民营企业的营收总和。
打破单一格局,产品服务越来越多样化
如今,人力资源服务业,已经从招聘服务、档案管理、代收社保等传统形式,向提供多层次、分类别、多样化的产品转变。此外,各服务机构也打破了单一的产品和服务模式,在深耕主营业务的同时,不断踏足多个服务领域,比如,有的机构主营业务是灵活用工/HRO,还同时涉足猎头、互联网招聘、咨询、人才测评、培训、HCM等多个领域。
究其原因,一方面,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,对人才智力需求量快速增长,国家“择天下英才而用之”的人才战略,对高层次人才的国内外引进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,这也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另一方面,AI、技术的发展,使互联网招聘和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等新服务形式涌现并日渐成熟,为多样化人力资源服务提供新的动力。
未来,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,服务产品日益丰富,新模式、新业态将不断涌现。
市场持续活跃,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
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,这40年间,人力资源服务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。
上一条: “灵活用工”模式之法律风险评估报告
下一条: 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模式选择